公關是一把雙刃劍,做得好能殺敵三千,做得不好就會自殘。聚美優(yōu)品聯合60多個品牌成立“真品聯盟”,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不賣假貨啦!因為,“這60家品牌目前占聚美總品牌數的13%”,那剩下的87%到底是真品還是假貨呢?
上面那句13%的話引自《南方都市報》,我相信這個數據來自于聚美官方。仔細琢磨,這句話確實意味深長。聚美在被指責假貨泛濫之后,拉了60多個廠家匆忙成立“真品聯盟”,全世界嚷嚷聚美賣的是真品。可這60多個品牌并非聚美全部,那剩下的87%就不得不讓人質疑。如果剩下87%是真品的話,那為何不在“真品聯盟”中呢?既然不在“真品聯盟”當中的話,我們是否可以照此認為這87%的品牌都是假貨呢?
雖然我不認為聚美87%都是假貨,但可以肯定聚美曾經出售過假貨,現在也不保證完全就是真貨。這并不是聚美一家的問題,幾乎是美妝電商平臺的通病。絕大部分進口品牌并未授權電商渠道,而美妝電商平臺又亟需進口大牌來背書,就不得不通過一些非常規(guī)的渠道來獲取貨源。這些非常規(guī)的貨源渠道中,有代理分銷、走私、販假、制假等,代理分銷的價格一般都不便宜,給美妝電商平臺供貨的利潤非常低。走私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價格也比較的便宜,但這條渠道畢竟非法,貨源肯定無法保證。
有需求就有供給,正品無法保證貨源,那就只能賣假貨了。制假販假的供應商們,成天盯著美妝電商,打著低價正品的旗號通過關系進駐,也就讓美妝電商變成假貨集中營了。盡管化妝品的實際制造成本不高,但就算走私過來也不是那個價,有些售價甚至遠低于生產成本,這種商品如果不是假貨那就是王林變出來的。但美妝電商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化妝品這個東西很難分辨真假,假貨能夠給美妝電商平臺帶來巨大人氣和流量,也能夠給他們帶來高昂的利潤,在利益面前很容易就昏了頭腦。
美妝電商的盤子都不小,他們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他們明知道進口品牌的渠道很亂,產品也無法辨別真?zhèn)?,但他們堂而皇之的賣著,就是受到利益的驅動。前段時間,媒體曝光網售化妝品有80%以上假貨。這句話其實非常經不起推敲,賣假貨的基本是進口品牌,所占電商的份額都不到80%,怎么可能網上出售的化妝品假貨達80%。進口品牌的假貨非常很多,諸多品牌也一再聲明,并未授權任何電商平臺,但這些品牌并未從電商平臺絕跡,因為這些品牌確實有很強的號召力,也能夠帶來巨大的利潤。
這是崇洋媚外而產生的畸形市場,賣家賣假貨是為了賺錢,平臺賣假貨是為了賺人氣,消費者買假貨是碰運氣。消費者的心里都是那么想,就算買的是假貨也不吃虧,至少還是國際品牌假貨,萬一買到真貨的話那就是賺了。其實,進口化妝品品牌未必就真,哪怕是正品也未必就好。今年屢屢曝出安全問題的,恰恰就是那些進口品牌。當然,國人的虛榮心理就決定了,本土品牌再好也很難收獲他們的歡心。
因為有強烈的需求,才會讓很多人去造假,才會有很多人去售假,才會有很多人去買假。所以,假貨市場一直非常的活躍。目前,國內除了天貓相對正常一點,其他平臺或多或少都有假貨,不管是京東還是聚美優(yōu)品,誰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賣得100%是真貨。聚美發(fā)起的“真品聯盟”,說白了就是一個公關活動,并非真正要把假貨斬草除根。如果聚美真心想要除掉假貨,那沒有加入“真品聯盟”的就該一律下架。
聚美優(yōu)品的目的非常簡單,第一是通過“真品聯盟”告訴大家,我們賣的還是有真貨的;第二是引起品牌商的關注,希望能夠獲得正式授權。但是,美妝電商的正品之路還有很長,只要進口品牌一日不放開電商渠道,美妝電商就很難拍著胸脯向偉大領袖保證,他們賣的就是假一賠百的正宗貨。同志們,繼續(xù)加油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