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筠擔綱2016年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的客座策展人
沈瑞筠將在2016年擔綱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的第二任客座策展人
在第三年成為巴塞爾藝術展全球聯(lián)席贊助伙伴之際,瑞士高級制表品牌愛彼(Audemars Piguet)榮幸宣布,著名策展人與藝術家沈瑞筠將擔任愛彼創(chuàng)新藝術品定制項目“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的第二任客座策展人,該計劃與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同時進行。沈女士將與被選中的藝術家在2016年下半年聯(lián)合創(chuàng)作新作品,這位藝術家的人選將于2016年初公布。著名藝術家和策展人沈瑞筠曾在中國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廣東時代美術館、紐約皇后區(qū)藝術博物館和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辦并策劃過藝術展。第二個藝術品定制項目將融入沈女士在亞洲藝術方面的專業(yè)經(jīng)驗,愛彼很高興能與這位女性策展人合作,為藝術新人或中生代藝術家創(chuàng)作一件重要的全新作品提供支持,這件作品將在2016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與公眾見面。擔任愛彼藝術品訂制計劃的首位客座策展人是藝術界著名人物、Chalet Society藝術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及負責人Marc-Olivier Wahler,而瑞士藝術家與作曲家Robin Meier則首次成為該計劃制作藝術品的藝術家。2015年,Meier的藝術品定制計劃新作品將面向公眾展示,并同時參加巴塞爾藝術展。
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的第二位客座策展人沈瑞筠說:“我很高興能參與愛彼藝術品定制項目。該計劃將為藝術家提供鼎力支持、豐富資源和深邃洞察力,幫助藝術家實現(xiàn)非同凡響的新藝術作品。能親自經(jīng)歷這件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完成過程,讓我非常興奮。作為該藝術品定制計劃的第二任客座策展人,我很高興能為藝術家提供指導,幫助他們探索與愛彼傳統(tǒng)和制表業(yè)價值相關的主題。”
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愛彼會客廳,設計人Mathieu Lehanneur
愛彼展示全新打造的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會客廳,其中包括由法國藝術家Alexandre Joly設計的全新定制裝置
愛彼同時榮幸宣布,將在2015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收藏家會客廳中重啟創(chuàng)新展臺。該展臺取名為“礦物實驗室”(MINERAL LAB),它從愛彼的家鄉(xiāng)瑞士汝拉山脈的侏羅山谷(Vallée de Joux)汲取靈感,由法國著名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設計制作。由于其設計理念從冬季變?yōu)榇杭荆古_的呈現(xiàn)形式將有相應變化。更新后的2015版展臺還將設置生態(tài)起居墻,和由法國藝術家Alexandre Joly設計的新定制的聲音裝置,同時還將展示愛彼在1900-2015年推出的非凡女款傳統(tǒng)時計。
2015年愛彼會客廳為Mathieu Lehanneur充滿想象力的設計帶來全新氣息,這款設計的首次展出是在去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其設計將從科學、自然與技術領域汲取靈感。Lehanneur為會客廳加入了環(huán)繞四周的生態(tài)起居墻,墻面穩(wěn)定生長著青苔。Lehanneur要用愛彼制表的智慧與傳承表現(xiàn)自然界四季的過渡與變化。為了給Mathieu Lehanneur的愛彼展臺新設計方案錦上添花,我們委托常駐瑞士的法國藝術家Alexandre Joly為2015巴塞爾藝術展定制了全新聲音藝術作品。
《輕柔催眠》(Soft Hypnosis),設計人Alexandre Joly,
Le Bon Accueil, Rennes, 2013年。
Joly的作品主要是將視覺和聲音相結合,往往創(chuàng)作出與特定地點息息相關的裝置,探究在感覺、想象、美學和倫理方面,人類可以把握的與自然、技術以及環(huán)境的關系。在自己的作品中,Joly將在自然事物中記錄的聲音(包括天氣、景觀、昆蟲和青蛙)相混合,并將這些聲音與電子聲音和頻率相融合,突出這些材料和獨立實體的聲音特質,同時呈現(xiàn)與這些聲音相伴的視覺場景。Alexandre Joly在布拉蘇絲周圍以及愛彼制造廠和博物館記錄自然聲音。Joly將創(chuàng)作定制的愛彼聲音,并沿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的愛彼展臺生態(tài)起居墻播放,生動詮釋Mathieu Lehanneur的設計理念。
愛彼將展示歷史上以及當代著名的女款時計,作為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的核心展品。這些精選時計美麗優(yōu)雅,制造年度從1900年跨越至2015年。自1875年品牌初創(chuàng)時,愛彼就一直傾心制作精美的女款時計。制作女性時計要挑戰(zhàn)所有技術和美學傳統(tǒng)。從技術角度看,為了滿足女款時計愈發(fā)小巧、簡約的流行趨勢,制表匠必須盡可能縮小機芯尺寸。本次展覽將從藝術角度展示,為了制作精美的表殼裝飾和能夠容納這些精妙機械元件的裝置,愛彼是多么依賴各類工匠的聰明才智,包括琺瑯匠、冶金匠和珠寶匠。1916年制作的精美鉆石和藍寶石手鐲式腕表充分展示了這種聰明才智,這款表將在愛彼展臺展示。數(shù)十年來,愛彼一直是女款時計藝術與設計的先鋒品牌,很多世界首款微型時計機械裝置都出自愛彼之手,1880年代生產(chǎn)的女款小型吊墜表的問時裝置就是愛彼出品的這類微型時計機械裝置之一。
愛彼與藝術
愛彼一直期望以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詮釋高端藝術與卓越技術。當代藝術與愛彼所代表的精致美學、卓越工藝、先進技術及創(chuàng)新方式有著很多共通之處。2013年,愛彼榮譽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當代藝術展覽——巴塞爾藝術展的全球聯(lián)席贊助伙伴,在藝術領域推廣其創(chuàng)新與獨立精神。愛彼專為2013年巴塞爾藝術展向英國攝影師Dan Holdsworth訂制全新作品,并在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站與Perrotin畫廊密切合作,推出法國藝術家雙人組Kolkoz的Pop-up裝置作品——《Curiosity》。2014年5月,愛彼于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揭曉法國著名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創(chuàng)作的全新收藏家會客廳及奧地利影像藝術家Kurt Hentschl?ger的最新全景式影片。Lehanneur設計的會客廳將在2014年和2015年巴塞爾藝術展上亮相,并將在每一站展現(xiàn)出不同面貌。2014年5月,愛彼時計宣布推出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這是品牌在當代藝術領域活動中的關鍵一步。在2014年12月舉辦的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上,愛彼與Peabody Essex博物館合作展出了Theo Jansen的動力學藝術作品“Strandbeests”。借此作品展示時機,愛彼還展出了由Lena Herzog拍攝的照片,向這位荷蘭藝術家及其作品致敬。這些照片在愛彼于海邊新建的創(chuàng)意休息廳內展出,以祝賀由TASCHEN出版的Herzog的新作《Strandbeest: The Dream machines of Theo Jansen》。
關于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
愛彼藝術品定制計劃旨在以一年一次的方式持續(xù)為藝術家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創(chuàng)作復雜、精確和創(chuàng)新的藝術作品。新完成的定制藝術作品將在巴塞爾藝術展上與公眾見面,同時也會在公共藝術機構展示同款作品。作為定制計劃的組成部分,愛彼將為入選藝術家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并為其提供創(chuàng)作必需的尖端工具、高超工藝及先進技術,幫助藝術家實現(xiàn)重要的創(chuàng)新項目。
關于巴塞爾藝術展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第三站)將有233家頂級藝廊出展,涵蓋亞洲、歐洲、美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qū)的37個國家和3000多名藝術家,其中既有新涌現(xiàn)的年輕藝術家,也有現(xiàn)代大師級人物,20與21世紀的東西方藝術家將齊聚香港。50%左右的藝廊在亞洲和亞太地區(qū)設有展覽場所,巴塞爾藝術展特別重視向公眾展示該地區(qū)的藝術佳作。該展覽將第二次包含電影單元,由李振華策展,并與香港藝術中心聯(lián)合主持。Alexie Glass-Kantor負責Encounters策展,這是今年首次推出的大型雕塑和裝置作品的展示單元。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于2015年3月15日(星期日)至3月17日(星期二)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本次藝術展的主要贊助伙伴是UBS。
關于Mathieu Lehanneur
Mathieu Lehanneur是站在國際設計舞臺前沿的著名法國設計師。他以極為創(chuàng)新的方式把設計、科學和技術乃至詩意的溝通元素結合在一起,其人性化的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地服務于人類的福祉。
他畢業(yè)于法國國家高等工業(yè)設計學院(ENSCI),其作品被紐約現(xiàn)代美術館(美國紐約)、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法國巴黎)、舊金山現(xiàn)代美術館(美國舊金山)、法蘭西島當代藝術基金會(法國巴黎)和設計博物館(比利時根特)等重要藝術機構永久收藏。
Mathieu Lehanneur曾為凱歌香檳、三宅一生、昆庭、卡地亞、柏秋納·弗洛等品牌擔綱設計,此外還完成了多項令人贊嘆的項目,例如圣西萊爾教堂(法國麥爾)、迪亞科奈斯醫(yī)院(法國巴黎)以及巴黎目前最熱門的地標場所“Electric”。
關于Alexandre Joly
Alexandre Joly于1977年生于法國,目前在日內瓦工作生活。Alexandre的作品與聲音創(chuàng)作息息相關。無論是圍繞安裝設備還是表演,Alexandre總是探索材料、對象和聲音之間可能發(fā)生的交互作用。多年來,Alexandre Joly在很多作品中一直使用被稱為“piezos”的微型揚聲器。他展示在自然事物(天氣、景觀、昆蟲、青蛙等)中記錄的聲音,并將這些聲音與電子聲音和頻率混合。
關于沈瑞筠
沈瑞筠是中國廣東省時代博物館的策展人。她策劃了很多成功的展覽,包括“換位思考:美國年輕藝術家在中國的現(xiàn)場制造”(2011年)、“脈沖反應:一個關于藝術實踐的交流項目”(2012 年)、“留漣——Pipilotti Rist 個展”(2013年)以及2014年在紐約皇后區(qū)藝術博物館舉辦的“Polit-Sheer-Form!”。沈瑞筠還和其他人聯(lián)合策劃了很多展覽,包括分別在舊金山歐巴布也那藝術中心(2014年)和第六屆成都雙年展(2013年)舉行的“風景:實像、幻像或心像?”。多年來,她在亞洲藝術界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并發(fā)起了多個項目,比如“開放式工作室”,該項目始于2012年,為藝術家提供居住場所和展出資助項目,每年選擇國內和國際的三名藝術家參與。沈女士還積極為很多藝術期刊撰稿,包括LEAP、GALLERY和Art Asia Pacific;她還是中國當代藝術獎提名委員會成員,該獎項旨在表彰在藝術創(chuàng)作、分析和批評領域獲得非凡成就的中國藝術家和藝術批評家。
2000年,沈瑞筠在中國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畢業(yè),2004年畢業(yè)于蒙卡萊州立大學,2007年畢業(yè)于芝加哥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