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地區(qū)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是清真寺的天堂,你就一定要留意穆斯林民族的風俗習慣;而在非洲是不能用左手進餐的;未經許可不可以隨意拍照;這些基本的旅游小常識或許你已經熟知,但是這僅僅是世界旅行禮節(jié)的冰山一角,現(xiàn)在就跟著小編學習一下其他鮮為人知的禮儀知識吧!
1. 在保加利亞,上下點頭意味著“不”的否定含義;而左右搖頭則意味著“是”的肯定含義。搖頭點頭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不要讓本來困惑的事情變得更糟!
2. 而在土耳其,搖頭則意味著“我不理解,請再講一遍?!倍硎痉穸ǖ暮x時,則要用手指點自己的舌頭,然后稍稍揚頭。
3. 在南非,英文中的“剛才(just now)”意味著“不久的將來”。
4. 當你跟法國人說英語“謝謝(thank you!)”時,一般他們不會領情的,不如用法語的謝謝更有效。
5. 在英國,表達自己的看法時說“這真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消息!(What a delightful idea! )”,其實這意味著這樣的消息實現(xiàn)起來實際需要一百萬年,也不能讓人感到高興。
6. 在東非的馬賽部落,當你要和朋友親人互相問候時,需要朝著他們吐口水。而問候老人時,需要將口水吐在手上,然后跟他們握手。
7. 在北極和因紐特人握手時,可以帶上手套,因為北極實在太冷啦!
8. 在韓國,如果跟別人交談時,把手放在口袋中非常不禮貌,尤其在商談業(yè)務時,會讓很多韓國人感到不舒服。
9. 在法國,用餐時需要把手放在桌子上,而不要放在腿上;這一點正好在美國的用餐禮儀中相反,在美國用餐時不能把手放在桌子上而要放在腿上。
10. 在法國,在家款待客人時,提供的二道菜必須是奶酪,如不是的話將被認為是款待不周。
11. 和巴黎朋友問候時,每一個面頰上一個親吻是慣例;而在日內瓦,需要三個;在布魯塞爾,則是四個。
12. 在意大利,早上的卡布奇諾被視為一種飲料,而在下午到晚上,才被重新當成一種咖啡。
13. 在愛爾蘭的酒吧,如果你坐在桌前,則意味你需要一個人的空間,別人就不會打擾你;而如果你坐在吧臺前,就會和很多人交談起來。
14. 在日本喝酒時,不要著急自己給自己倒酒,一定會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為你服務倒酒的。
15. 在日本,不要在公共場所擤鼻子,這是極為不禮貌的。
16. 日本的溫泉洗浴儀式不用拘謹和害羞。大部分的溫泉洗浴是分性別的,必須嚴格遵守當?shù)氐南丛∫?guī)則。如果在溫泉洗浴時,你在洗自己的衣服,就會被視為極為不禮貌而不受歡迎。
17. 在不丹、緬甸,或任何佛教國家,一個人應該總是在寺廟、佛塔、寶塔的順時針方向行走,以及與自旋鼓輪保持同一方向。
18. 在中國,不要把筷子垂直插入一碗米飯內,這樣貌似是在拜祭死去的人。
19. 在日本,隨時在手邊準備一個小禮物,禮物在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你需要回贈別人一個禮物。
18. 在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不要摸成年人的頭,也不要露出你的腳趾。
19. 在亞洲交換名片時,總是用雙手交換,然后點頭示意。當然,交換的名片必須是中英文的雙語名片。
20. 俄羅斯人總是很多講究。進出一扇門的時候不要握手;不要對懷孕的人另眼相看;在別人家做客時不要吹口哨;不要送別人奇數(shù)個數(shù)的花束。
21. 當贈送別人花時,一定要考慮送的花在別人的文化中是否被接受,有些花在不同的文化中則被視為很不吉祥的象征。
22. 在印度,只使用你的右手吃飯、接受或是給予別人東西。左手只是用來處理私人事務的,比如用左手擦你的鞋。
23. 在秘魯打出租車時,你需要伸出你的手臂,把身體前傾。若是直接去攔車的話,則被視為非常粗魯。
24. 如果你在納米比亞的北部旅行時,不要穿過在神圣之火和工頭的小屋之間的假想線。這將是對當?shù)厝说闹卮笪耆瑁液蠊麜豢霸O想。
25. 確切的說這最后一條并不是禮節(jié),是一點提醒,那就是不要期望你在世界各地遇到的人都會說英語,多懂一點他們的禮節(jié)能為你省去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