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曼徹斯特乘車向北,草地中的黃顏色漸漸多了起來,也逐漸有了一些起伏,一座座小山丘就像混亂的海的波浪,沒有規(guī)則。在間或依然是綠色的草上,羊兒三三兩兩或成群結(jié)隊,像在傾聽蘇格蘭的風笛。而更美的,還是那些變得銀黃的草,厚厚的像動物毛皮,油亮亮的,暖洋洋的。
隨著丘陵的起伏,樹木也高大了起來。樹干的顏色卻不是常見的棕色,而是白色或綠色。那白色的樹干像是約翰·康斯太勃爾的風景畫,在陰暗的濃蔭背景上,用白色勾勒出了樹枝的高光。又像是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在水彩畫中精巧的留白,十分刺眼和耀目。而那些綠色的樹干,則讓人分不清是樹皮下隱約露出的生命的顏色,還是附著在樹干上的藤蔓和青苔。白色和綠色的樹干使整個樹林都顯得更有生氣。
當分隔草地的不再是低矮的灌木或木柵欄,而變成了黑色的石瓦,我知道湖區(qū)到了——這種瓦片狀的石頭是湖區(qū)的特產(chǎn)。
湖區(qū)位于英格蘭的西北部,被稱為英國的后花園,這里被《探索》雜志評為全球5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整個湖區(qū)由17個湖泊組成,其中最大的,就是我們前往的溫德米爾湖(Windermere)。溫德米爾湖湖面狹長,縱深17公里,而最寬處僅2公里。在湖區(qū)的周邊,依山傍水坐落著很多的小鎮(zhèn),幾乎每個小鎮(zhèn)都有自己的傳說和典故。其中最著名的也許應該算是華茲華斯(Wordsworth)在格拉斯米爾湖(Grasmere)附近的鴿舍(Dove Cottage)了。
華茲華斯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運動中湖畔詩人的代表之一,他長期居住在湖區(qū),對這里的自然風光和人們純樸生活的熱愛與歌頌形成了他詩歌的風格。華茲華斯曾經(jīng)是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的學生。很多人都愿意把華茲華斯和我國歷史上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相比,并以此來把他介紹給國人。我們在圣約翰學院參加晚宴的時候,學院請金庸先生的導師David McMullen教授發(fā)表了主題演講。在提到華茲華斯的時候,McMullen教授則把他比作了中國的白居易。華茲華斯的詩歌中對自然的描寫是出于一種熱愛和激情,卻不似在以回歸自然而逃避現(xiàn)實,而他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特別是對農(nóng)人、市民乃至乞丐的描寫,更充滿了同情和熱愛之心。
可惜的是,這次我們的旅程并不經(jīng)過格拉斯米爾湖,因此無法前去華茲華斯故居“鴿舍”。但我們停留的位于溫德米爾湖湖畔的博尼斯(Bowness)小鎮(zhèn),亦有它值得驕傲的作家,那就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波特女士(Beatrix Potter)。湖邊的美景和小動物引發(fā)了她的靈感,讓她創(chuàng)造出膾炙人口的童話形象——彼得兔。在博尼斯小鎮(zhèn),還專門設(shè)有一座彼得兔博物館,以紀念這位充滿愛心和想象力的女作家和她筆下可愛的小動物。
汽車駛?cè)氩┠崴剐℃?zhèn),在那些像童話故事里的房屋間穿行。過了小鎮(zhèn)的教堂,道路變成了一個大下坡,順著下坡望去,前方豁然開朗的便是那一片醉人的湖濱了。
不是旺季,湖濱游人不多。氣溫雖在8攝氏度左右,但冬雨合著湖邊的大風吹打在臉上,依然是寒意襲人??杉热粊砹?,我們還是決定從小鎮(zhèn)的碼頭乘船,去近距離接觸溫德米爾湖。
長長的白色棧橋深入湖里,從棧橋上登船,仿佛就要投入那俊美山水的懷抱了,但同時,環(huán)抱著我們的風雨也越發(fā)顯得犀利。在這美景和寒風間的權(quán)衡,我們還是咬了咬牙,登上了位于室外的頂艙。
兩側(cè)的山丘、密林、湖中一座座的島嶼伴著我們向前去。耳邊,是細雨打在羽絨服帽子上的噼啪聲,而整個湖也都浸沒在這水氣當中。放眼望去,水天都是灰色,而近處島嶼上的樹,顏色就更重一些,分不清是藍還是綠,只有近岸那點滴的綠草,在雨中發(fā)出了嫩嫩的亮色。零星幾棟石木的房舍靜靜訴說著悠居的平和。更有一艘艘停泊在湖面的游艇,把白色的船身和桅桿輕盈地刻在了這溫柔的灰色底板上。
也許是因為溫德米爾的湖水如此平靜,這里的游艇并不像海邊那樣集中在港灣中,而是散布在湖面的各個地方。與這些游艇一樣自由散落在湖中的小島,東一叢,西一片,島上樹木繁茂,而那樹就像是從湖里直接長出來的一樣,樹根仿佛埋在了水中。
游船在湖里轉(zhuǎn)了一小圈,我們已是渾身濕漉漉的。上岸一頭扎進博尼斯小鎮(zhèn),在教堂邊的一家咖啡館,整頓一下狼狽的行裝。
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握著暖暖的咖啡杯,吃著才烘焙出的香甜的點心,從落地玻璃里看著外面濕潤清涼的世界,那種幸福和溫暖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知道。打開相機,看看剛才在船上的錄影,圖像里盡是呼呼的風聲。在這溫暖安靜的房間里觀看錄像中的湖面風景,避開了狂風、細雨、冰寒,那風景卻顯得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