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嘉濱
今年暑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跳街舞上,每次舞社里有朋友了解到我是在美國留學時,就會說:“那你可真幸運,直接在美國學街舞!”
這句話,n種理解,應該有n種都是合理的。最不言而喻的就是因為街舞是源于西方,在美國學起來更方便,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想學打乒乓球肯定是在中國學著過癮。hiphop不光是舞,更是文化。跟我同校的朋友,有幾個喜歡hiphop音樂的,邊聽歌就會邊舞動,無論在哪,真是詮釋了“街”。
其次,在傳統(tǒng)中國文化里,跳街舞總是聽起來有些不務(wù)正業(yè)。本身跳舞這件事就不夠大眾,欣賞舞蹈更不夠。而且在中國真正把舞蹈作為愛好的很少,更多跳舞的人是放棄了學業(yè)去專業(yè)做舞者。所以唱歌跳舞畫畫這些本質(zhì)是很高雅的藝術(shù),常被誤認為學習不好而導致不得不走上的“歪門邪道”。在大眾美國價值觀里,跳舞、學數(shù)學、寫詩等等,只是每個人的才華、興趣、或選擇不同,所以我認為,宗地來說,在美國的舞者會更自由壓力更小,所以去學街舞也就更說得過去。
這便引出了下一個問題,為何美國可以做到讓舞蹈,不光是街舞,看起來那么有前途,而中國的舞者,好像永遠只能活在圈內(nèi)?
我愛好舞蹈,談不上懂,卻愿意深入了解。那天我在微信公共賬號里搜索“舞”,最先跳出來的是幾個美國大學的舞蹈組織,而真正屬于國內(nèi)的舞蹈公共賬號,大部分不是純商業(yè)的舞蹈機構(gòu),就是有個響亮的官方名稱卻從不發(fā)內(nèi)容。非商業(yè)并常更新的屈指可數(shù)。這又讓我詫異,想想?yún)s又在情理之中。詫異是因為,微信這么大個平臺,居然利用微信宣傳舞蹈的人這么少,也合理是因為:我閑的沒事兒宣傳舞蹈干嘛?。?
在2013年的舞林爭霸比賽中,評委老師一直看好最后卻以一步之遙沒取得冠軍的朱潔靜說過:“現(xiàn)在我的朋友愿意花幾千塊錢去看一場演唱會,有人花幾百塊錢去看場話劇,卻沒人愿意花幾十塊錢來看場舞蹈,這個社會是怎么了?”
的確,在購票網(wǎng)站上,演唱會是單分一類,話劇也是,而舞蹈類的節(jié)目,不但沒有單分類,不太感興趣的人可能根本看不到也有正在上映的舞劇,感興趣的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在網(wǎng)站上搜索。舞劇的票價也的確是最“親民”的,但購票的人卻是最少的。
再舉個例子,這個暑假七月中旬開始,每周五晚上大家都在干什么?看周董啊 看中國好聲音啊!你知道中國好舞蹈嗎?好,你知道,你會期期跟著看并且每次看的時候朋友圈直播嗎?你們知道2015年有中美舞林冠軍對抗賽嗎?你們知道2014年也有嗎?
我了解的是皮毛,但重點是,舞蹈太不被重視。我從小就不喜歡唱歌,家長一直勸我不要討厭唱歌,即使討厭就練幾首拿得出手的,以后去ktv用得上。跟朋友在ktv聚會時,大家讓我唱歌,我唱個一首就差不多了,我說我不太唱歌,大家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總覺得我故意不給面子。如果我說我不喜歡跳舞,95%以上不會有人覺得奇怪。這可以被反駁,你可以說唱歌不占空間,說來就來,而舞蹈需要空間;唱歌有歌詞,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舞蹈太抽象。那好,舞蹈總比鋼琴方便吧?都需要空間,可舞蹈不一定需要道具呀,鋼琴還需要琴呢。鋼琴曲也沒有歌詞,為什么你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每種藝術(shù)形式都有自己的限制,然而這種限制恰恰是這種形式的獨有之處!?。〔粦摮蔀檫@種藝術(shù)形式被拒絕的理由?。?!我認為,雖然可能說的有些極端,如果我現(xiàn)在說彈鋼琴也是舞蹈,是用手指創(chuàng)造音樂的舞蹈,可能有一些人會認為彈鋼琴變味兒了。
個人認為,舞蹈在中國并沒有被還好傳播。如果說街舞和國標舞不好傳播是有文化障礙,那中國自己的民族舞呢?大部分人可以分辨出新疆舞和傣族舞,但是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每個村落的舞蹈都不一樣,我們又了解多少呢?楊麗萍的孔雀舞大家都聽說過,可是大家都看過嗎?別說現(xiàn)場,看過視頻嗎?她在當評委時說曾有人問她為什么中國跳舞的除了她和黃豆豆就沒了。中國舞蹈界的名人是有很多的,只是他們只在界內(nèi)出名,因為他們被大眾所知的渠道實在太少。
的確,近幾年來,舞林爭霸,中國好舞蹈這些節(jié)目提高了了張傲月楊文昊唐詩逸的名氣,可是這個人,在參加這些選秀節(jié)目前,一個是大型舞臺劇的男一號,一個是美國街舞比賽的冠軍,還有一個是國家歌舞劇的首席。那么,不是首席的舞者,去哪里被人所知?為什么超女快男全國十強甚至二十強你可以如數(shù)家珍,而舞蹈選秀你只記得冠軍?
再者,舞蹈在被傳播的過程中,時而被歪曲。不是說笑,舞蹈現(xiàn)在最普遍的傳播方法可能就是廣場舞了,而跳舞的理由,對于大部分人,可能是塑形。這樣本身是好的,促進舞蹈傳播,但是,這種傳播掩蓋了這種藝術(shù)的本質(zhì)。廣場舞免費,所以可能會誤導群眾,跳舞塑形,就不該是件需要花錢的事情,所以去舞社學習舞蹈,就是浪費錢。我不是說廣場舞要收錢(那太殘忍了),而是說,對于舞蹈,作為一種藝術(shù)形式,的宣傳需要加強。更多人喜歡舞蹈,更多人欣賞這門藝術(shù),既幫助了舞者,也幫助群眾陶冶情操。我不記得是哪位名人說過:舞蹈,需要舞者和觀眾。雖說跳舞自己一個人也可以跳,好像跳給觀眾看很虛弱一樣;但就跟唱歌一個道理,好歌要分享,要找到產(chǎn)生共鳴的人,好舞也一樣。
然而就是因為好舞者不被大眾知道,所以好像舞者在決定走專業(yè)時老抱著一種“好舞者都是孤獨的”這種心態(tài)。我自然不懂,但我從參加選秀比賽選手的自述中能感覺出來這一點。我認為他們有這種看法還堅持跳舞很勇敢,但是如果他們有一幫跟他們一樣堅持的觀眾,他們是否會在舞蹈路上走的更好呢?
也許這是在自己刨個坑,但我覺得,一段好舞蹈(然而對好舞蹈我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跟一幅好畫,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我跟著一段兒視頻學舞,就好比你臨摹一幅畫。為什么你臨摹好了,可以賺錢;而學習一段非原創(chuàng)的舞蹈,你看不到它的難度?
拿舞蹈跟唱歌跟畫畫比,終究是為了證明,舞蹈跟任何一種藝術(shù)形式一樣,可以幫助自我表達,可以被人理解,可以有前途。任何一種被輕視的藝術(shù)形式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