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 小二們的各種“生意”
與早期淘寶小二和刪差評的公司勾結欺詐商家相比,目前淘寶小二們的來錢之路變得更加花樣繁多,套路層出不窮,從直接收受利益到與代理公司合伙分成、自己參股公司、從批發(fā)市場買來假貨自己放在淘寶上賣,淘寶小二的腐敗從原來的地下走到了地上。
刷信譽與刪差評
作為第三方的淘寶,對店鋪的進行信譽評級,一共分為20個級別。賣家每進行251次交易獲得1鉆石的信譽,進行10001次交易得一個皇冠信譽標識 ,50001次交易得三個皇冠標識,要獲得一個金皇冠則要交易50萬次。這種虛擬的信譽代表賣家的經營業(yè)績和誠信度,信譽度越好搜索越靠前,則越容易帶來流量。
原本用來構建淘寶信譽體系的信譽規(guī)則,卻成為小二用來牟取利益的平臺。
《IT時代周刊》了解到,蘇州精品愛鞋屋的一款運動鞋瀏覽量為13544次,而成交量26259件,相當于顧客每次瀏覽購買兩雙鞋,而實際上在電子商務領域轉化率(瀏覽量/成交量)能夠達到5%就很不錯了,這款產品的交易量明眼人一看就是刷出來的。記者查看其成交記錄,發(fā)現(xiàn)大批交易記錄的旺旺號都是同兩個,更加證實了其皇冠信譽是刷出來的。
《IT時代周刊》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桂林網絡聯(lián)盟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刷信譽為主并寄生于小二的“專業(yè)”公司,在淘寶商家中影響很大。本刊記者以賣家的身份詢問刷信譽的價格,公司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公司做活動,1鉆100元,200元買2鉆送1鉆,300元買3鉆送2鉆,450元皇冠+送一套裝修,900元皇冠+裝修+推廣,另外,收藏1萬次是100元?!?nbsp;
這家公司的員工表示,他們采用的是全人工刷鉆,與全國不同IP的會員進行交易,這樣從技術上就避免了被查封,不會被封店。該員工透露,他們在淘寶網里有人,大家一起掙錢,不會封店,記者可以放心。
據了解,除了人工刷鉆還有軟件刷鉆,使用軟件刷鉆最快兩三天就可以出一個皇冠,速度驚人。
“這種刷鉆平臺和賣家之間的互刷,淘寶小二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淘寶真的查,會查不到嗎?”一位曾經利用刷信譽平臺刷過信譽的商家海星告訴《IT時代周刊》,買家和賣家的所有交易在淘寶后臺均可查到,之所以沒有人查,其實有些刷鉆平臺就是淘寶內部人開的。
記者百度搜索“刷信譽”,找到相關結果達347萬個,搜索“刷鉆平臺”找到相關結果128萬個。一位商家戲稱,這已經是個全民刷信譽的時代。
據天貓CEO張勇(微博)披露,2011年僅淘寶商城交易額就達到1000億元,較去年增長3.5倍,淘寶網和淘寶商城的2011年交易額高達6000億。淘寶網及淘寶商城今年1月份聯(lián)合公布年度數據,稱兩家每天包裹量一共已經超過800萬,占到整個快遞業(yè)總包裹的近六成。
在刷信譽如此盛行的淘寶網,有多少是虛假的交易呢?繁忙而龐大的支付寶和占據市場過半的快遞業(yè)務,這是否只是虛假的繁榮?
如果說刷信譽是商家的主動作弊而讓小二獲利的話,那么職業(yè)差評師就類似于詐騙了。
除了信譽,好評率也是商家和顧客看重的。商家和買家對信譽的關注,由此催生了“職業(yè)差評師”這一黑色產業(yè)鏈。曾經遭遇差評師敲詐的商家小蒙談說,“職業(yè)差評師專門欺負我們小賣家,差評師同時拍下七八個產品,給差評,因為這樣才有威懾力?!毙∶烧劦阶约旱慕洑v非常氣憤,“我店里的寶貝剛被拍下,馬上就有人在QQ上聯(lián)系我說,差評只要生效了,刪一條要300塊錢。他們是一條龍的,拍寶貝-給差評-刪差評,是多人合作的“團伙作案”。
差評師向小蒙保證,“刪不掉,我就是孫子,我們背后的老板就是小二。”記者以賣家名義向一位差評師咨詢,差評師表示,每刪條差評200元,10條以上是170元,他干這行已經三年了,讓記者大可放心。而在這個地下產業(yè)鏈上,差評師除去上交小二的錢外,有著小二作為后臺撐腰,本是枯燥乏味崗位的職業(yè)差評師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好工作,其月收入竟逾萬元。
2010年10月到2011年4月期間,淘寶網客戶滿意中心主管寒松(真名:朱越杭)聯(lián)合淘寶店主崔凱,利用自己及掌握的公司他人CRM賬號刪除差評,獲利金額達127900元。杭州市西湖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該案件,但處理結果未知。
雖然刷信譽和刪差評只是小二來錢路上的最初級玩法,但由于淘寶系信譽體系的存在及監(jiān)管方面監(jiān)守自盜,加之其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一直是寄生于小二身上最為活躍的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