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她經(jīng)濟”成為一個熱詞。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與社會地位的提升,她們在經(jīng)濟上變得更為獨立,其旺盛的消費需求成為推動經(jīng)濟增長的新亮點。
馬云曾提到,阿里巴巴發(fā)展過程中的三大要素,第一個就是“女人”。國泰君安證券去年的報告顯示,女性消費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70%。女性消費群體已然成為商家必爭之上帝。
在消費特性上,由于女性天生愛分享、善傳播,相對于傳統(tǒng)廣告的“地毯式轟炸”,她們更傾向于參考朋友或KOL的意見,這也使得KOL營銷成為大熱的品牌傳播方式,美妝種草類自媒體層出不窮,但真正能保持穩(wěn)定輸出、形成可觀轉(zhuǎn)化的卻已屬難得。
擁有全網(wǎng)千萬粉絲的自媒體人曲瑋瑋提出,女性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所以想要做女性生意,就要知道女性到底想要什么。
在TEDx珠海2018年度大會上,曲瑋瑋從女性自身角度以及自媒體從業(yè)經(jīng)驗出發(fā),分享了她有關年輕女性消費心理的洞察。本文選自曲瑋瑋的演講——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大家好,已經(jīng)到最后一個了,謝謝大家的專注力。
今天主辦方的大主題是“她經(jīng)濟”,我?guī)淼闹黝}叫“女人到底想要什么”,我把它細分為“女生買買買的時候在想什么”,因為我覺得不管是什么樣類型的女生,消費已經(jīng)成為我們女性共通的東西。為什么提到女生,我們會覺得女生這個群體跟消費是割舍不開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件事情上我們并不能指望男生。在座各位女生可以回想一下,你這么多年收到過男生的禮物,是不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兩件讓你有點審美無能呢?
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還沒有開始解釋大家已經(jīng)心領神會了。
那是在一個比較黑的餐廳,男生送了我一只口紅,我非常開心,想都沒有想就拿出來往嘴上涂,然后我的嘴就破了。對方的解釋其實也能理解,他說你們女生不是很喜歡口紅嗎,那我送你一個U盤,你每天帶在身上,它每天都能陪伴你,像口紅一樣。
有了這次經(jīng)歷,我也在想,男生送禮物的時候他們到底在想什么。我去淘寶上搜索,關鍵詞是“女朋友”加“禮物”,結果出現(xiàn)了這樣一張圖片,“這一次真的感動了”,女生淚流滿面。
你們的笑聲已經(jīng)可以說明一切了。
慢慢地我們開始自嘲了,說自己是“隱形貧困人口”,我們說自己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事實上非常窮,為什么呢?很簡單,錢都被花掉了。那做了這些種草相關的公眾號之后,我慢慢地就有了一些洞察。當代女性到底是怎么一點點把錢花掉的,包括我自己,我是怎么演變成“隱形貧困人口”的?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洞察。
第一個叫做“囤積癖”。說到“囤積癖”,還是想到口紅。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座的女生有多少人能把一支口紅使用完?有不到十個女生,很棒。那有多少女生有超過七只以上的口紅?基本上全中。男生們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么女生要買那么多口紅?因為我們女生是采集系的生物。
在遠古時代,女生負責出去采果子,什么叫采果子?就是拿著一個大筐去邊聊天邊采集,這個果子不管有毒沒毒、不管好吃不好吃,我先把這個果子采到我的籃子里面,而男生是狩獵型,他可以花十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去盯一個獵物。這個遠古的習慣一直延伸到了現(xiàn)在,買東西也是一樣。女生逛商場,東看看西看看,買了很多東西,而男生可能就只專注地盯著一樣。買口紅也是一樣,首先口紅有很多顏色,口紅又有很多質(zhì)地,于是我們女生有了一個口紅的矩陣。
各種顏色我要有,各種質(zhì)地我要有,見男朋友的時候要用這個,見閨蜜的時候要用那個,每一個場景我們要用不同的口紅。所以對女生來說,需不需要可能是第二位的,這個東西我們沒有,我們需要有,這一點很重要。
第二個洞察是關于顏值的。又想問在座男生們一個問題了,你們買手機的時候最看重的是什么?性能?內(nèi)存?CPU?處理器?我聽到了很多這樣的詞。那女生有多少人買手機會看CPU處理器?沒有一個人。很簡單,即使是手機這樣一個極度實用的東西,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它拍照好不好看,乃至手機這個東西它好不好看。男生不能理解,世界上會有這樣一款施華洛世奇寶石手機,它的性能極其一般,但是它鑲滿了鉆石,它是一個工藝品,女生會去買。手機明明是一個電子工具,但我們不看性能,什么CPU一概不懂,它好看,沒關系。
這是我們公眾號上推的一款產(chǎn)品,是小龍坎的一款即食火鍋。
前一天,編輯特別散漫地拍了一張非常一般的生活照發(fā)在我們的電商店鋪上,結果無人問津,一個晚上賣了十單,而且有九單是這個編輯自己買的,怕我生氣。第二天,她換了一個思路,她找了一個攝影師,把小龍坎拍成了這樣非常有場景的、非常明亮華麗的東西,結果當天晚上銷售了大幾百單。
其實東西還是沒有變,但外觀變了場景變了。因為顏值,它的體驗感就變了。為什么我們女生線下消費的時候喜歡去那些網(wǎng)紅店,它們其實也不見得有多么好吃,但那種裝修那種體驗感,這個是我們想要的。甚至女生比如說買一條裙子,我們穿過一次,等到拍了照發(fā)了朋友圈,我們就不太想穿了。但是買東西的那個過程卻是能夠久久回味的。我買東西已經(jīng)不是為了這個東西本身,消費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體驗的過程。
第三個洞察是閨蜜圈經(jīng)濟。在近一個月內(nèi)有多少女生被閨蜜種草過一個東西或一家餐廳?基本上都會,好多女生舉起了手。
你們的閨蜜不見得是美食專家,或者護膚專家,那為什么她買了東西你就會被她種草?你們就是傳說中的“破產(chǎn)姐妹”。互相拜金一起破產(chǎn),買到好東西絕不藏著掖著。
通過這個洞察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公眾號是怎么做的。種草不是目的,我們要成為你的閨蜜,每天晚上我們后臺會有幾百上千個粉絲來跟我們聊所謂的悄悄話,聊他們的煩惱和秘密。不管是我本人還是我的同事們都會非常專心地去回復,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種草其實只是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一,我們更想做的是通過這些東西去觸達大家的內(nèi)心,是真真正正地在情感上跟大家聯(lián)系在一起。
說了這么多,在座的男生們是不是還是很疑惑,女生想買東西的時候怎么辦?我教你們?nèi)?,可能能夠幫你們省點錢。
第一個就是你們約會吃飯的時候,不要去商場里的餐廳吃飯。你就選那種離購物很遠的地方吃飯,讓女生不要踏進商場。剛才說了,我們女生是采集型,采集型的人其實需要一個場地去勾引起她們采集的欲望。當女生去了商場,不管她想不想買東西,她一定會順手牽羊地買一點東西。這就是我們采集型的人,所以男生們不要帶我們?nèi)ゾ秃昧恕?
第二點,當女生想買東西的時候男生可以這么說,“親愛的,最近我襯衫不太多了你可以幫我買一件嗎?”或者“你幫我買一個包吧”。男生可以把女生引導到“你幫我買一個東西”,我剛才說了,女生很多時候購物不是為了得到那個東西,是想得到一個很好的購物體驗。那男生就可以讓女生去幫你買東西,女生也開心了因為她體驗到了購物的樂趣,你也開心了因為你得到了東西,你們可以回去試一試。
第三點呢,源于我自己的一個故事。男生可以把購物變成體驗,或者說把一切變成體驗,而非物質(zhì)本身。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約會體驗,是因為對方開了一輛車。是什么蘭博基尼或者法拉利嗎?不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方在我家樓下,開了一輛糞車來接我。其實糞車不會很臭,但就是奇形怪狀的一個大卡車。那個男生搖下車窗對我吹口哨說你上來,然后我就上去了,他跟我說,以后你跟別人約會,肯定會見到很好的車,但是這可能是你一生唯一一次坐上糞車,體驗這樣一次約會。他還給我遞了一根棒棒糖,說在糞車里面吃棒棒糖會格外甜。
那時候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收獲了一次人生至珍至貴的體驗,我再也不會有這樣的體驗了。所以給大家約會提供一個思路,很多時候我們女生注重的是故事是體驗,而不是物質(zhì)本身。我們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拜金。所以下次你們?nèi)ミ^紀念日,也沒有必要去那么貴的餐廳,花那么多錢。
像我有一個朋友,他跟他的女朋友是大學食堂認識的,于是那一天,他們已經(jīng)畢業(yè)好多年了,他又把那個女生約到了那個食堂,兩個人借了一張學生卡吃了一頓飯。當時又請了十幾個見證了他們愛情的好哥們,來了一個快閃舞蹈。那一刻我覺得非常感動。約會就是兩個人不斷去創(chuàng)造新的故事新的體驗,哪怕是在食堂吃一頓十塊錢的飯,但是有那時的好朋友,有從前的體驗,有懷舊感,就是一次非常棒的約會。
回到我們的主題,我想說的是,我們是要借助外物來享受生活,而不是被外物所綁架。作為女生我們可以有囤積癖,我們可以注重顏值,我們可以感性地購買一切,但是這一切是為了取悅自我,而非丟失自我。
什么叫取悅?可能是我們真的在享受這個購物的體驗,可能是我們真的被這個物品改善了生活,而不是像某些人所定義的那樣,我買了這樣一件東西我才是成功的、對方買了這樣一件東西對方才是愛我。不要被這些外物所綁架。
這是我們公眾號的一句slogan,我非常喜歡,叫做“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我覺得每一次消費都是一次自我表達,也都是一次決策。
今天非常開心在珠海與大家共度了這20分鐘的時光,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