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族煙囪和地下城市
奇石林的古怪地形,源自數(shù)千年前附近Melendiz和Erciyes的火山爆發(fā),火山灰和巖漿覆蓋整個地區(qū),由于覆蓋地面有多種如凝灰?guī)r的石質,加上不同程度的風化侵蝕,故形成圓錐形小石山,大小地洞、峽谷、煙囪石等奇怪地貌,而且有古教堂、清真寺以及地底城市的文化遺跡,故在1985年入選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
除了住人的白鴿屋,這片名為fairy chimney(小煙囪)的地貌也是世間罕見,整個奇石林區(qū)共有十處煙囪怪石群,當?shù)芈眯猩缃o予它們一個頗有綠野仙蹤意味的名字,叫“仙境煙囪”,其實近觀則有點像雞腿菇。渾然天成的外形是因巖石頂部的石層為凝灰?guī)r,質地堅硬,但中層卻是相對脆弱的玄武巖,風化程度較快,時間一長便形成了這蘑菇怪石。最大兩座蘑菇石頂部直徑近30米,成功入選土耳其新里拉五十元紙幣的圓案。不過個人認為最厲害的是雞腿菇石柱內竟也有小型教堂巖窟,究竟全區(qū)有幾多間教堂呢?
其實從第一至第四世紀,當時的基督徒都被當時的羅馬政權迫害,部分更會被送去斗獸場喂獅子。故他們每逢戰(zhàn)亂時都逃跑到巖窟山區(qū)掘教堂和修道院,躲在地下五個地底城市,最大規(guī)模的一個更達八層、深入地底數(shù)百米。洞內有排氣口,修道院連釀制葡萄酒的小池也有(酒是用作圣餐之用),設備雖然看似齊全,但要在這暗無天日的地洞內度過至少兩個月,當時的基督徒也很不容易。
奇石區(qū)還有另一基督徒的圣地——Goreme露天博物館,外觀與一般白鴿屋無異,里頭卻別有洞天。約八座巖窟教堂,分別繪有記述了不同圣經事件并輔以希臘文的壁畫,但很多肖像壁畫卻遭到回教徒進占時的特別破壞,還專門畫花了很多基督的畫面,不過一千多年前的作品能保存到如此完整程度,也算是一項紀錄吧。八座石室教堂中以黑教堂(Dark Church)的壁畫保存得最精美,洞內不單有壁畫,拱門石柱亦造工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