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應爭議只強調不賣當代
在捐贈的消息出來后,內地市場引起廣泛爭論,??嗽谇鍌}中國當代藝術???耸欠袷且粋€“龐氏騙局”?其中,更有評論指出,??说木栀浭菫榱瞬倏v市場,炒高出貨,背后一定有神秘基金的支持。
遠在瑞士的??艘部吹搅诉@些評論,對此,??丝吹煤艿?ldquo;這些評論很正常,完全假設性的推斷在國外很少,猜想性的結論很可笑。”對于分析里所說的神秘基金,??瞬唤行┻駠u,他還開玩笑地說,要是真有基金支持就不用這么辛苦賺錢了。對于這些質疑,希克多次強調,沒有計劃出售他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
“我從一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品,就是希望能夠拿回中國,和錢沒有關系。如果我賣這批捐贈,一定會比13億港元的價格更高。但我從來沒有拿藝術品做投資的想法。”
與尤倫斯的收藏方式不同
對于將自己和尤倫斯比較的評論,??擞X得沒必要回應。??朔治鲎约号c尤倫斯的不同,他認為收藏方式不同是最根本的差異。尤倫斯有投資顧問推薦藝術品,而??耸峭耆约喝パ芯恐筚I入,見到藝術家本人之后再買藝術品是先決條件,不是只看作品,還要聽藝術家的想法,了解藝術家本人。在這次只有4天時間的北京之行里,??艘才c很多年輕的當代藝術家會面,并探討創(chuàng)作。至今,??艘呀?jīng)見過中國大約1500位中國當代藝術家,這個數(shù)字應該是很多國內的美術館館長、策展人都無法企及的。
“我希望收藏形成一個鏈條、一個網(wǎng)絡、一個體系,因此不是代表性的作品我也會收藏,這樣可以將中國當代藝術連接成一個完整的概念,讓不同的作品互相詮釋、互相挑戰(zhàn)。”
為了將收藏做系統(tǒng)性梳理,希克借鑒英國泰特美術館、美國當代藝術博物館等美術館以及藝術機構的收藏體系,建立自己的收藏方法。對他來說,收藏是一種能力,一種技能,不是將主要作品放在一起就是收藏。但是,對于中國的收藏機構,希克覺得有些看不懂。“我不清楚中國現(xiàn)在這些機構對于收藏的概念掌握多少,我目前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收藏策略。”
當代藝術沿革中出現(xiàn)迷茫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工作的??税l(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為什么如此大的文化體卻沒有人收藏當代藝術品。因此,他從收藏西方藝術,轉為收藏中國當代藝術。??苏J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但沒有任何一個中國機構對這段藝術有記錄,所以他決定來做文獻工作。
收藏至今,希克感覺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變化。首先,藝術系統(tǒng)的變化是最顯著的,從早期藝術家自己買賣,到現(xiàn)在有畫廊、拍賣等多種方式相結合,未來也將形成與國際接軌的代理形式。
其次,作品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大。以前藝術家工作室普遍面積較小,加上原材料比較貴,作品尺寸不容易做大,而現(xiàn)在大尺寸的作品很常見。??诉M一步分析,這或許也與現(xiàn)在藝術家普遍有財力去使用大工作室,以及更多的原材料有關。
最后,作品題材逐漸回歸傳統(tǒng)。希克發(fā)現(xiàn),從早期的一味模仿西方,中國當代藝術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歸到傳統(tǒng)的表達,并有了自己獨特的個性。
對于全球化融合,希克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他覺得現(xiàn)在龐雜的信息會使一些藝術家變得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創(chuàng)作什么。對于這種變化,希克認為這是一個過程,而他也樂于去感受和觀察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