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免稅出新政催生網(wǎng)絡代購店 三亞發(fā)貨帶小票 商場證實是正品—— 海南免稅品借助網(wǎng)購飛回京
2011年5月1日起,海南正式成為世界上又一個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區(qū)域。
就在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下屬的三亞免稅店開業(yè)之時,網(wǎng)上就有人打出"免稅店代購"的廣告。游客不用前往海南旅游,便可買到免稅的商品。
日前,法晚記者從北京到三亞,全程深入跟蹤了一起比較有代表性的"代購免稅品"的案例,揭開了網(wǎng)上代購的產業(yè)鏈。
市場發(fā)現(xiàn)
網(wǎng)上代購免稅品是真是假?
五一節(jié)剛過,在北京華貿工作的劉遠女士就向好友們"顯擺"自己剛從三亞免稅網(wǎng)店代購的倩碧黃油,"甭去海南,有人幫你買,價格比香港都便宜,而且只收15%的服務費,多合適。"
海島旅游只是臨時性的,而化妝品和其他奢侈品的使用卻是長期的,誰也不可能為了買個皮包或者擦臉油就去一趟海南,也不太會去一次海南就買回來大批產品(按照規(guī)定,游客每次購物額度為5000元,每年兩次)。于是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了"代購免稅品"的業(yè)務。
15%的服務費,對于幾瓶護膚品來說,也就百十來塊錢,而因為免稅省下的巨大差價足以讓愛美的女士站到了三亞代購的"陣營"。不過,記者在網(wǎng)上的論壇中發(fā)現(xiàn),不少消費者都對貨品的真假表示擔心。
對于這種代購現(xiàn)象,中免集團在4月23日首次發(fā)表聲明后,又多次對媒體表示,中免集團并沒有任何的網(wǎng)絡代購業(yè)務,網(wǎng)絡上的代購產品不是出自三亞免稅店內部,消費者切勿上當受騙。
那么,這些屬名"三亞免稅代購"的網(wǎng)店是否賣的都是假貨?產品來自哪里?如果代購產品確實是真品且來自三亞免稅店,代購渠道又是什么?記者帶著這些疑問瀏覽了劉遠女士購買產品的"三亞免稅網(wǎng)店"一探究竟。
網(wǎng)購體驗
代購網(wǎng)店"超正規(guī)"提供購物小票
對于開業(yè)時間僅有半個月的網(wǎng)店來說,"三亞免稅代購淘寶店"無論從商品數(shù)量還是交易情況,都屬于淘寶新店的"佼佼者"。近百件三亞免稅店商品列表、一周5000元的交易金額,外加100%的顧客好評,讓第一次進她家的消費者都會產生對其所售產品的"信任感"。
在記者感嘆新開網(wǎng)店是如此專業(yè)正規(guī)的同時,也對其店主的"真面目"越來越好奇。不過,在網(wǎng)上等了近8個小時,店家"三亞潮媽"的旺旺頭像一直是處于離線的狀態(tài)。直到晚上,店主"潮媽"的旺旺頭像終于亮了,記者內心一陣狂喜,趕忙跟"潮媽"聊了起來。
"不好意思啊,白天在免稅店里搶貨呢,現(xiàn)在才到家。"
"我想買5000元以上的產品,您能弄出來嗎?"
"沒問題,我們店里沒有5000元的限制。"
"那我怎么知道您的貨是來自于免稅店的呢?"
"我們可以提供小票、免稅店購物袋,您還想要什么證明的呢?要不我現(xiàn)場給您照張相?"
最終,記者隨便挑了一款迪奧的護膚水,"潮媽"也非常爽快地留下她的聯(lián)系方式,說明天會去店里搶貨,到時候有什么情況,大家電話聯(lián)系。
真假驗證
免稅店員親自"指導"記者挑商品
"我現(xiàn)在在店里,你要的護膚水沒了,你看還有其他想要的嗎?"第二天上午,"潮媽"給記者打著電話。
為了證明"潮媽"現(xiàn)在就在免稅店,記者要求跟店員直接通話。
"您好,這里是三亞免稅店……"記者和這位自稱是三亞免稅店的店員交談后,并沒發(fā)現(xiàn)什么疑點,記者在店員幫助下,另挑選了一款迪奧美容液作為替代品。
換回"潮媽"跟記者通話:"這款價格是290元,我收您15%的服務費,大概是320元,您看價格合適嗎?"之后又補充說,這可是明碼標價,價格在小票上都清楚寫著呢。
當晚三亞發(fā)貨商場柜臺證實是正品
當天晚上,記者的淘寶賬戶上就顯示該產品已經由"三亞潮媽"發(fā)出,快遞的出發(fā)地顯示是海南省三亞市。而按照正規(guī)的離島政策,免稅店產品是不經過游客之手,直接由店里打包運送到機場的,游客也是必須在過完安檢后才能拿到自己購買的商品,直接帶上飛機離島。
三天后,記者在北京拿到了快遞過來的"三亞免稅"產品,拆開包裹后,免稅店包裝袋以及印著CDF免稅店標志的小票赫然出現(xiàn)在袋子里,而且做工精致,一點都沒有假貨的感覺。
隨后,記者來到崇文門新世界商場的迪奧專柜,專柜導購將這款三亞免稅產品和專柜產品從外包裝、英文說明書和瓶身仔細比對后,"非正式"發(fā)表鑒定意見:"沒看出一點假貨的痕跡,應該是正品。"
追蹤三亞
店內警報響代購品身份"被證明"
既然從三亞代購的產品在北京已經驗明是正品,那么中免集團的"假貨"論就不攻自破,剩下的就是檢驗這款產品是否真正來自三亞免稅店。
為了查明事情真相,記者帶著這款"證據(jù)"飛行了近4個小時,來到三亞免稅店。
"客人必須在店內持身份證和離島機票才能付款、付款后免稅店直接運送貨物到機場、旅客最后在機場隔離區(qū)提貨登機,從流程來看,貨品回流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淘寶上打著三亞免稅代購的產品更多來自香港或根本不是正品。"出來迎接記者的中免集團相關負責人一聽記者來意,又發(fā)表了一番"統(tǒng)一說辭"的假貨論。
其實在進入免稅店之前,記者故意將那一份從北京帶來的、網(wǎng)上購得的免稅品放在身后的雙肩背包內,在與負責接待的人員一起走出大門之前,記者告知,"我們隨身帶來一份免稅品,有時間請您給鑒定一下真?zhèn)巍?quot;話音未落,記者的身體剛一越過出口的安檢門,鈴聲大振,4個警報器同時響起。
而在警報響起的同時,免稅店的警衛(wèi)也將包括接待人員和記者在內的一行人團團圍住,由于我們的產品有購物袋和發(fā)票,同時接待人員出示中免集團工作證擔保記者不是盜竊,我們才被放行。
接待人員經歷此事之后,深感問題不簡單,很誠懇地對記者說,要向公司匯報,請記者回酒店先休息,稍后再做解釋。
三大推理
代溝渠道不離島的可行性最大
記者從北京帶來的免稅品,快遞單據(jù)上表明交寄地點是海南三亞,交寄時間是購買的當晚,幾個側面均能證明貨品是出自免稅店的真貨,那么該貨物是如何從三亞到達北京消費者手中的呢?我們分析了幾種購物、發(fā)貨的渠道。
可能性1
離島后郵寄回海南
代購者有可能找到游客等具有購買資格的人士后,仍按照完整的離島步驟,游客店內購買——免稅店打包運到機場——游客機場提貨——拿貨上機,只不過是游客回到家后,再將產品寄回三亞,代購者再從三亞寄到北京。
可行性:20%原因:成本高風險大
如果從游客家里寄回海南,代購者再從海南寄出,光往返的快遞費最少就需要40元。而且少說也要2周時間,一旦游客臨時反悔,代購者損失很大。
可能性2
直接從免稅店"偷出來"
代購者有可能跟免稅店內的員工"串通"好,連游客都不找,也不走游客正常的購買流程,而是私下交易分成,從免稅店中直接偷帶出來。
可行性:40%原因:無法大量"偷出"貨品
據(jù)了解,三亞免稅店剛剛安裝了報警器,就是因為以前丟失貨物比較多。不過如果是一兩件產品還好解釋,但是要按照網(wǎng)上客戶的定制,偷出大批的貨品,中免集團內部一定會察覺,對于免稅店內的內鬼風險太高了。
可能性3
不離島機場環(huán)節(jié)轉回海南
如果代購者還是選擇找游客幫忙代出貨品,又在不離島的情況下拿到商品,那么游客除了選購產品,唯一有可能再次接觸到產品,就是在機場的免稅店提貨處。
游客有可能拿到貨后,將自己的貨品拿出,剩下代購的產品通過各種渠道轉交給其他人帶出機場。
可行性:60%原因:成本低風險小
既節(jié)省離島后的郵寄成本,又避免了偷東西的
風險,這種方法很可能成為代購者的首選,不過機場提貨處是在安檢后,所以游客不能直接交易,只有通過能自由進出機場安檢處的工作人員才有可能。
“臥底”住進小旅館免稅資格被利用 ??诤jP發(fā)聲明 機場帶貨已查處—— 記者扮游客三亞親歷“被代購”
到底三亞的代購者是以什么方式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商品帶出免稅店,而又不用“離島”的?是否真如記者分析的三種方式中的一種,又或是還有更“巧妙”的逃脫方法?
記者決定深入“虎穴”,親自住進代購網(wǎng)店老板三亞潮媽的窩點,看看他們是如何利用記者的“免稅購買資格”進行代購的,代購的流程又是怎樣的。
記者臥底
4段對話錄音揭開代購流程真相
5月12日,記者以背包客的身份住進了“三亞潮媽”所開辦的家庭旅社,這個開了5年,已經在三亞灣小有名氣的家庭旅社每天都是顧客盈門,即使在目前三亞的淡季,10多間客房每日的出租率也能保持在60%以上。
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事情的真相也通過記者的幾段錄音浮出水面。
錄音片斷1
時間:5月12日上午10點 地點:“潮媽”的家庭旅社交談對象:法晚記者(以下簡稱記者)、潮媽
記者:我今天想去三亞免稅店買點東西,這離咱家庭旅社遠嗎?
潮媽:不遠不遠,從咱家打車過去也就20塊錢,正好我也去,我可以送你過去。
記者:那太好了,你送我過去是免費嗎?
潮媽:當然!不過你得幫我個小忙。你也知道免稅店里好多東西都搶不到,如果你那5000元的限額用不完,能不能也幫我買點東西?
記者(假裝面露難色):啊?可是……這被發(fā)現(xiàn)了不太好吧?
潮媽:沒事,你放心,我陪你一起去店里,你就把身份證拿上就成,其他的我來解決,你不是還要坐飛機走嗎,到時候我也免費送你!
錄音片段2
時間:5月12日下午1點 地點:三亞免稅店中交談對象:記者、“潮媽”、三亞免稅店店員
記者:唉,現(xiàn)在的貨架基本都空了,我要的東西一多半都被搶走了。
潮媽:你要是再晚個把月來三亞,沒準我就能讓你不跟著這些游客一起搶東西了。
記者:怎么可能?
潮媽:這有什么不可能的?等我再跟這些店員混熟,我就讓他們把咱想要的貨提前留出來。
結賬時,記者假裝忘記帶身份證。
記者:怎么辦?我忘了帶身份證了!我輸身份證號行嗎?
店員:不行,得本人持身份證購買。
記者:那我們現(xiàn)在回去取一趟,您能幫我把貨留一下嗎?
店員:這……我們可幫不了,要是后面有游客也想買,我們不能不賣人家啊?
潮媽(把客服拉到一邊,低聲說):人家好不容易才來三亞一趟,你就讓她買了吧,上次你們同事就是直接輸?shù)纳矸葑C號啊?
店員:……那好吧,您跟我來吧。
店員最終領著記者去結了賬。
錄音片段3
時間:5月12日下午4點地點:免稅店回旅館的車上交談對象:記者、潮媽
潮媽:怎么樣?我厲害吧!
記者:嗯。
潮媽:我現(xiàn)在基本上每天都往店里跑,跟店里的工作人員混得可熟了!剛才要是你自己,根本就沒法兒不拿身份證買東西。
記者:就是,我剛才讓他們幫我留貨都不行呢。
潮媽:那是,就憑我現(xiàn)在跟店員的關系,有的老人不逛免稅店,我就問清楚他們的身份證號和航班,自己跑到店里去買。
記者:那我買完東西怎么把你們的貨給你們呢?
潮媽:你不是最后去機場提貨嗎?我在機場有朋友接應你,你只要過了安檢、提完貨,到時候你直接把我們的貨給他就成了。
錄音片段4
時間:5月12日晚上8點地點:家庭旅社
交談對象:記者、房客(江西趙大媽)
記者:您來三亞玩這幾天去免稅店了嗎?
趙大媽:去了,昨天旅店老板帶我們去的。
記者:讓您幫著帶東西了嗎?
趙大媽:幫他帶了兩個口紅,他說如果幫著帶東西,可以免費送我們到機場,而且市內的交通,他也可以幫忙接送。
記者:您不覺得這種做法有可能會觸犯法律嗎?
趙大媽:不會吧?我也只是想幫人一忙,而且我們用不了的購買資格還能幫別人買便宜的東西,我覺得挺好的啊!
官方回復
海關突查機場接貨
記者在登島的第一時間就與三亞海關關長劉國慶取得了聯(lián)系,并及時通報了記者調查的進程,與此同時,海關加強了機場隔離區(qū)的監(jiān)管工作。劉關長表示,三亞海關沒有新聞發(fā)言權,要向上一級??诤jP請示。
在記者與三亞某家庭旅館老板“合作代購”的行為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機場接貨,按約定記者通過安檢之后,到免稅店提貨處取貨后,會有一個機場工作人員前來接頭。
但就在前往機場的凌晨,“潮媽”送信兒來了:“機場出大事兒了,海關到處在查帶貨的人,誰都不能帶貨了。”
由于記者在免稅店購買商品的費用是“潮媽”墊付的,這筆買賣他只能冒著賠本的風險,讓記者上飛機離島,再從北京寄回來,并非常“有誠意”地支付了20元快遞費。
劉關長表示,離島免稅的關鍵在于免稅品是否“離島”,如果真是游客帶回內地再寄回來,就無法用海關監(jiān)管條例來查處,但是在機場隔離區(qū)將貨物帶回,就是海關嚴查的行為。
工作人員帶貨已查處游客請自律
5月24日,??诤jP新聞發(fā)言人王基輝給本報發(fā)來了書面答復,其中分別就代購者和游客違反規(guī)定承擔的法律后果進行了說明。
在這份書面答復中,明確說道,“政策試點實施一個月以來,海口海關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省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jiān)管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已對在三亞鳳凰機場發(fā)現(xiàn)的數(shù)起旅客或機場內工作人員欲將免稅品攜帶出隔離區(qū)的情事,根據(jù)不同情形進行處理。”
對于游客,故意與代購人員合作致使免稅品“回流”的,“對違反規(guī)定的人員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內錄入違規(guī)信息,其本人在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
新華社5月26日就此事發(fā)布消息,除了??诤jP給法晚的回復中的相同內容外,還強調了下面的條例:“離島旅客有三種情形之一的,在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未按照規(guī)定將免稅品攜運離島的;提供虛假身份證件或者離島航班等信息的;違反其他規(guī)定的。
此外,構成走私行為或違反海關監(jiān)管規(guī)定行為的,由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版文/特稿記者蔣舉記者王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