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前狀況
“驚魂”午夜“扎堆
一手打擦邊球,一手博票房
縱觀這兩年上映的國產(chǎn)驚悚、恐怖片,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字眼莫過于“命”,比如《致命請柬》、《奪命心跳》;還有“夜”和“驚魂”,比如《夜驚魂》、《孤島驚魂》、《午夜兇夢》等。正籌備或者等著上映的,更是大有《夜店詭談》、《驚魂游戲》、《動物驚悚》、《雪山驚魂》之類在。時間再往前推一兩年,“午夜”以及“詭”也是恐怖、驚悚片名的???,《午夜出租車》、《詭絲》均在其列。它們就好像很多動畫片名里的“總動員”一樣,幾乎有成為恐怖或者驚悚片名的詞根之勢。
原因?其一,由于題材和措辭上的限制,大部分“鬼”都只能打擦邊球變成了“詭”。其二,與發(fā)行方也很有關(guān)系。為了影片好賣,恐怖、驚悚影片一般都會選擇一些觀眾更為熟悉的格式或者套路,比如《午夜兇鈴》、《小島驚魂》、《電鋸驚魂》等,都為國產(chǎn)片名提供了靈感。去年的黑馬《孤島驚魂》,也是從《奪命孤島》更名到“驚魂”上來的。外加上之后《孤島驚魂》熱賣的影響,跟風在所難免。張江南向南都記者感嘆,“沒辦法,其實我倒覺得《密室》系列挺好的,選材營銷思路都不錯,創(chuàng)作要再跟上就好了。大家都在摸索。”除此之外,一部即將“驚魂”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透露,創(chuàng)意缺乏也是不斷“驚魂”的一個潛在原因,“一方面是真的受限制,一方面他們可能真的想不到更好的名字了”。
2
幕后內(nèi)情
小片名也有學問
“靈異列車”變“清明列車”,“鬼”“尸”均是敏感詞
翻一翻國內(nèi)的相關(guān)規(guī)定:2006年通過施行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guī)定》內(nèi)文明確規(guī)定“夾雜兇殺、暴力、恐怖內(nèi)容……刻意表現(xiàn)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jié),暴露特殊偵查手段;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吸毒、賭博等情節(jié);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jié);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臺詞、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的場面必須刪減?!?
片名方面盡管沒有如此明文的規(guī)定,也有相對應(yīng)的限制。如果一部影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僅選擇敏感題材,還敢往片名里得瑟,用導演張江南的話來說就是“相當于‘自首’,立項都下不來”。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為例,影片如果叫《靈異列車》絕對過不了,“因為本來也不讓拍靈異,改了名字《清明列車》就過了?!敝劣诟鼌柡Φ淖盅廴纭皻⑷恕?、“殺戮”“尸”“鬼”就更沒戲了。
這一點香港資深電影人文雋也深有體會。港片此前的創(chuàng)作肆無忌憚,妖魔鬼怪無所不有,他即將上映的恐怖片《繡花鞋》原本打算取名《鬼媽媽》,考慮之下還是選擇了更名。去年車太賢主演的驚悚喜劇《開心家族》也是如此,原本在韓國名為《H elloG host》,直譯“你好,鬼”,最初在國內(nèi)被叫做《開心鬼家族》,上映時還是被換了個外殼。
“鬼”、“殺戮”等詞如同愛情般,“可不是你想用就能用”。這也是為什么,與之并列的“筆仙”字被用于片名并且通過時,業(yè)內(nèi)會產(chǎn)生如此大反響。
3
做下展望
《筆仙》只是個案?
“國產(chǎn)片還處于幼稚階段,導演編劇都不夠成熟”
在《筆仙》定名之后,網(wǎng)友們的反應(yīng)也各有不同。隨著講述吸血鬼的《暮色》系列、涉及僵尸的《生化危機4》在內(nèi)地上映,驚悚題材如《筆仙》能夠首次搬上大銀幕,一些積極的聲音認為,內(nèi)地的審查有放寬的趨勢,雖然步伐緩慢,但聊勝于無,“《筆仙》順利開了綠燈,《碟仙》還會遠嗎?《閻王》、《判官》、《牛頭馬面》是否接踵而來呢?”而相對消極的人則擔心,“下一次的幾率究竟能有多少?還不曉得。但愿不是偶然事件哦?!?
《筆仙》的上映,究竟是個例還是某種審查放寬的信號呢?“仙”會像“驚魂”一樣流行嗎?制片人裴琳的回答是:“《筆仙》只是個案,是否對驚悚片的尺度有所放開不是我們能說的事情?!睆埥系慕?jīng)驗也告訴他,驚悚片的審查“沒什么規(guī)律可循。‘筆仙’我覺得還不算敏感,比如‘財神到’都很正常啦”。至于“筆仙”能不能達到“驚魂”的效果,則主要由影片上映后的賣座情況來決定。
趙葆華則認為,不論是“驚魂”還是“筆仙”,這些看上去駭人的字眼“都太外在化、太表面化”,“過早地把恐怖片的底氣給泄出來了”,正說明我們的國產(chǎn)片(驚悚片)還處于“幼稚階段,導演編劇都不夠成熟”。他說道,“美國有一部恐怖片就叫《我知道去年夏天你干了什么》,特別浪漫,也特別驚悚。不要老是埋怨審查制度,我們是鼓勵類型豐富化的?!?
個案展示
《筆仙》開“仙”河?
從開拍到通過僅半年
“《畫皮》可以拍,《筆仙》理應(yīng)也可以?!薄豆P仙》是怎么通過審查的呢?制片人裴琳向南都記者坦承,2011年剛籌備開機時,他們心里也沒十足把握,只是抱著“試試”的想法,“我們覺得預設(shè)太多立場是沒必要的,很多創(chuàng)作者先自我審查了一遍,束縛了手腳。筆仙是中國民間傳說,是傳統(tǒng)民俗文化,《畫皮》也是。試試又沒有關(guān)系,大不了通不過就改嘛?!?
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影片有中影集團參與投資制作,審查由第一出品方負責,所以片方只需提供素材,后期報批的部分均由中影負責?!跋啾纫恍@悚片去年拍完但至今還沒過審,《筆仙》年底拍完,春節(jié)前就拿下通過令,審查過程相對平坦。”談及經(jīng)驗,裴琳稱影片的“主題思想肯定是積極的,救贖和愛還是最終的主題”。審查委員會成員之一趙葆華向南都記者肯定了這一點,“其實片名上沒有啥(限制),只要不挑戰(zhàn)主流價值觀、核心價值觀,不要美丑顛倒、正邪不分都可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