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價!提價!提價!奢侈品巨頭業(yè)績強勁
過去三年的疫情給全球消費市場帶來沉重打擊,但對奢侈品行業(yè)似乎是個例外。憑借“漲價”這一法寶,奢侈品大牌們得以獨善其身,平穩(wěn)渡劫。
上證報記者近日實地踏訪南京西路恒隆廣場獲悉,法國時尚消費品牌DIOR(迪奧)將于7月初迎來今年的第二次價格調整。早在2月中旬,DIOR便已漲過一次價,與之一同提價的還有法國的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下稱LV)、CHANEL(下稱香奈兒)、Hermès(愛馬仕)以及意大利的Prada(普拉達)等奢侈品品牌。
經過三年來的數(shù)次調價,奢侈品牌部分人氣爆款手袋價格的上漲幅度讓不少網友直呼“攢錢速度跟不上漲價速度”。相關奢侈品企業(yè)也賺得盆滿缽滿,業(yè)績一路飄紅。
入門級奢侈品手袋
三年漲幅最高逾80%
疫情給消費品市場帶來的沖擊顯而易見,整個消費行業(yè)也一直在承壓前行。
但奢侈品行業(yè)似乎有自己獨到的“解壓”方式。盡管在2020年短期受挫,多個奢侈品牌此后保持了每年漲價的節(jié)奏,借此維持業(yè)績增長。
LV曾先后于2019年10月、2020年1月、2020年9月和2021年1月進行調價。三年來,其旗下經典人氣款手袋Pochette Accessoires已從2019年的3950元漲至2022年的7300元,漲了84.8%。
其他奢侈品牌也有多款熱門手袋價格在三年間漲幅超過40%。
Colliers(高力國際)發(fā)布的《The Global Outlook of Luxury Retail(全球奢侈品零售展望)》(2022年春季)中提到,法國奢侈品集團香奈兒在2021年經歷了三次提價。據(jù)統(tǒng)計,2022年年初提價后,香奈兒的經典款Classic Flap(小號)從2019年的37600元漲至2022年的58600元,上漲55.9%,漲幅緊隨其后的是2.55 Reissue從42600元漲至62700元,上漲47.2%。
入門級手袋的漲幅也不可小覷。
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官網信息顯示,該品牌旗下入門級的Hobo包(新月形或半月形手袋)Re-Edition 2000尼龍迷你手袋的價格從2019年的5400元飆升至2022年的9250元,漲幅達71.3%,Prada Re-Edition 2005尼龍迷你手袋的價格也從2019年的5750元漲至9700元,漲幅逾68%。
除了常規(guī)款,帶有特別設計的Prada Hobo手袋售價更是突破萬元關口。目前仿水晶Hobo腋下包價格為17400元,三合一的Re-Edition 2005 Saffiano手袋價格高達19800元。
奢侈品巨頭業(yè)績表現(xiàn)強勁
隨著奢侈品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奢侈品行業(yè)的巨頭企業(yè)也在后疫情時代迎來業(yè)績高增長。
LV和DIOR所屬的奢侈品集團LVMH(路威酩軒)2021年度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其全年銷售額為642.15億歐元,同比增長43.8%,毛利同比增長52.4%。此外,LVMH2021年在亞洲(不包括日本)的全年銷售額與2019年相比增長31%。
擁有Gucci(古馳)、Saint Laurent(圣羅蘭)、Balenciaga(巴黎世家)等時尚及皮具品牌的開云集團2021年度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其全年總營收176.45億歐元,同比增長 35%;營業(yè)利潤50.17億歐元,同比增長60%,占總營收28%。
Hermès 2021年度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其全年總營收為89.82億歐元,同比增長近42%。其中,亞太地區(qū)營收52.27億歐元,貢獻了近六成的公司總營收。
在騰訊營銷洞察和BCG(波士頓咨詢公司)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數(shù)字化趨勢洞察報告》中提到,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消費者已呈現(xiàn)出“世代交替”的特點。90后輕度/中度客群已占據(jù)45%的客群總量,市場份額達28%,將成為奢侈品消費主力軍。LVMH、開云、愛馬仕等企業(yè)也均在財報及發(fā)布會上表現(xiàn)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并預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將隨疫情好轉而出現(xiàn)反彈。
奢侈品牌頻繁調價背后:
維持稀缺性
奢侈品逆勢漲價的底氣何在?
“奢侈品漲價邏輯在于不能買的人多了,買的人多了就不奢侈了?!币晃粫r尚管理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奢侈品牌一年一到兩次的調價屬于常規(guī)操作,疫情前便是如此。
另一位從事服裝設計工作的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奢侈品牌提價主要在于保持產品的稀缺性、維護品牌形象進而使得客戶群體精準化。即便價格上漲,忠實顧客仍會購買。
價格猛漲,為何奢侈品板塊市場表現(xiàn)仍十分強勁?
有分析指出,疫情影響下出行受限,部分消費者取消了原來的出境旅行計劃,出現(xiàn)了消費轉移,即把本計劃用于其他領域的消費花在奢侈品上。同時,在歷經疫情后,受到“及時行樂”觀念影響,部分人群也會選擇通過購買奢侈品釋放消費欲望。
《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數(shù)字化趨勢洞察報告》顯示,盡管品牌小程序、品牌官網、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等線上購買渠道占比為總消費頻次的三分之一,但線下門店仍是奢侈品的主要購買渠道,金額占比貢獻大。2021年,中國內地購買渠道中,線下門店的銷售貢獻占比為78%,促進本土化消費也成為奢侈品品牌提高營收的發(fā)力方向。
對部分高凈值用戶而言,提價的幅度尚處于接受范圍內,因此并不會對其購買決策產生較大影響。“一般什么時候要買什么時候選,選完就買,除非疫情出不來、買不到?!痹谀暇┪髀泛懵V場,一位剛購買了LV一款“法棍包”的女士向記者表示,奢侈品每次調價后上漲一兩千仍在其可接受范圍內。